电瓶车强制性国家标准《电瓶车安全技术规范》修订后正式对外发布,将于2025年9月1日实施。
2.新标准放宽了车重限制,将使用铅酸蓄电池的电瓶车整车质量上限由55kg提升到63kg,给予消费者更多选择。
3.然而,采用铅酸蓄电池的自行车对于锂电车的销量并不会形成太大冲击,两者面向的消费者和城市地区并不相同。
4.新标准在安全性上对电瓶车进行了进一步规范,设置了8个月的生产过渡期和3个月销售过渡期。
5.目前铅酸电池自行车的市占率超过80%,锂电池电动自行车渗透率一度会降低,但随着碳酸锂价格下降,锂电渗透率重回增长态势。
近日,电瓶车强制性国家标准《电瓶车安全技术规范》(GB 17761—2024)修订后正式对外发布,将于2025年9月1日实施,旧版标准(GB 17761—2018)将被替代。
本次发布的新标准围绕着产品安全、速度、材料和设计等多个角度,对电瓶车的生产和制造提出了新要求。其中一条“将使用铅酸蓄电池的电瓶车整车质量上限由55kg提升到63kg”,引发了业内关注。
《科创板日报》记者正常采访了多位业内人士,发现新标准确实给予了消费者更多的选择,对于上游产业链而言也是一个利好消息,但也有从业者指出,采用铅酸蓄电池的自行车对于锂电车的销量并不会形成太大冲击,主要是两者面向的消费者和城市地区并不相同。
新公布的《电瓶车安全技术规范》本次发布的新标准,从车身材质、电机、电池以及外观设计等多个角度对产品做了规范和限定。
有从事电瓶车销售人士指出,新标准主要是在安全性上对电瓶车进行了进一步规范。“新标准中提出的防篡改要求,将有实际效果的减少因非法改装导致的安全事故;撤掉对脚踏板的强制安装和鼓励安装后视镜,解决了以往电瓶车脚蹬子使用不便的问题,提升了使用者真实的体验,同时也节约了企业的生产所带来的成本。”
此外,新标准设置了8个月的生产过渡期,在2025年8月31日及之前,企业既可根据旧标准生产,也可根据新标准生产;同时给予了旧标准生产的车辆3个月销售过渡期,允许销售至2025年11月30日,2025年12月1日之后,所有在售电瓶车产品均一定要符合新标准规定。
《科创板日报》记者从处某上市电瓶车生产企业处了解到,目前企业慢慢的开始陆续协助门店对按照旧标准生产的产品做处理。“消费者已经购买的不符合新标准的车辆不会被强制淘汰,可由各地政府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借助以旧换新等政策加速更新换代。”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政策中也明白准确地提出了要求生产企业标注电瓶车的建议使用的时间。此前《科创板日报》记者正常采访九号公司时,对方表示一般中高端电动车寿命在2-3年,低端平均3-4年,九号电动的产品设计寿命为5年以上。
《科创板日报》记者发现,上市的产业链公司中,包括天能股份、超威动力、博力威、亿纬锂能均有为两轮电动车提供动力电池。其中前两者主要提供铅酸蓄电池组,后两者则是锂电池产品;宁德时代和比亚迪也有部分产品对电瓶车企业销售。
此外,包括雅迪科技集团、爱玛科技、绿源集团、新日股份、九号公司、小牛电动这几家企业经营事物的规模涉及到电瓶车研发与生产。
根据最新市场多个方面数据显示,铅酸电池安全性较好、价格实惠公道,电瓶车用电池中占比接近80%。
电动自行车从业者王宇(化名)对《科创板日报》记者表示:“本轮新标准一种原因是增强了电瓶车的安全性;另一方面,放宽对采用铅酸电池产品的重量限制,对于下沉市场的而言,是一个好消息。”
王宇还补充称,其他材料电池如锂电、钠电只是作为技术方向之一,目前市场主流还是铅酸为主,并且铅酸电池更稳定安全。
根据国家消防救援局消息,2024年10月1日至31日,全国电瓶车因蓄电池故障引发的火灾共509起,锂电池有413起,占比81.1%,铅酸电池有92起,占比18.1%,电池类型尚未确认有4起,占比0.8%。
另一位从事能量电池生产行业有关人员告诉《科创板日报》记者:“电瓶车的电池组标示的标称电压通常可选择为24V、36V或 48V,标示值不应超过 48V,铅酸电池组在这一电压范围内有着成熟的应用,并且相较于锂电技术成熟、生产所带来的成本相比来说较低。”
该名人士补充称,从新国标能够准确的看出,铅蓄电池仍是电瓶车的核心动力。目前铅电池自行车的市占率超过80%,这既是市场的选择,也受到政策的鼓励。“铅电池自行车,只要充电器、电机、电池的电压匹配,就可以充电;而锂电池自行车除了电压匹配,还需要电池和整车的互认协议,这限制了锂电池的替换。“
此前《科创板日报》记者在与爱玛科技产品线负责人交流时,对方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即铅酸蓄电池产品价格更低,能覆盖国内更多人群。
王宇对《科创板日报》记者坦言:“不过我也认为(铅酸电池)对于一线城市的消费者而言,并没有太大的影响。”
在接受《科创板日报》记者正常采访时,小牛电动方面表示:“我们根据新国标的要求和市场需求,进一步丰富产品线,推出更多不一样、不一样的规格的电动车产品,以满足多种消费者的需求,大部分新品车型提供锂电和铅酸版本可选。”
另一家两轮电动车制造企业也回应《科创板日报》记者称:“新规增对于消费者和铅酸蓄电池企业都是利好,但我们酸电池和锂电的产品都有,算是能形成互补和对冲,因此也不会有太大影响。”
华金证券报告数据显示,由于锂电池原材料价格波动较大,导致下游电瓶车品牌持谨慎态度,2023年渗透率由2022年的25%骤降至15%。
随着碳酸锂价格下降,锂电渗透率重回增长态势。根据起点研究院(SPIR)发布的《2024年中国电动两轮车锂电池行业发展蓝皮书》,2023年中国锂电两轮车渗透率为4.9%。进入2024年,电瓶车锂电新车型占比超过30%。
另一方面,国家标准委也推行了针对锂电池的安全技术规范,以减少安全事故和提升产业质量。
2024年4月,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发布的《电瓶车用锂离子蓄电池安全技术规范》(GB43854)于同年11月1日实施。该《技术规范》为电瓶车用锂电池安全强制性国家标准,对电瓶车用锂电池产品设计、生产和销售过程进行了规范。
- 电话:400-028-3350
- 邮箱:15983293554@163.com
- 地址:成都市武侯区人民南路四段49号